【世界知識產權日】工業設計賦能工業制造 推動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3-4-26 11:49:30
今天(4月26日)是世界知識產權日,早晨7點,中央電視臺《朝聞天下》節目重點報道了工業設計賦能工業制造的相關內容,以下是報道相關摘要。
“工業設計”對“工業制造” 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工業設計帶來的標準化、機械化最大程度地提高產業效率,創造了世界一流的工業產品。
近年來,中國設計飛速發展,在工業制造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在我國,早期的工業外觀設計著重于產品在結構、功能、色彩、包裝、品牌等方面的設計。
隨著我國互聯網科技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科技、智能、信息化的設計產品不斷涌現,大到激光電視一樣的實體家電,小到手機屏幕上的圖形界面,中國設計通過專利化輸出走向國際,帶動了我國工業制造業的創新發展。
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陳冬亮:比如我們說可穿戴的產品,借助人工智能,人工的觸覺、感覺、聽覺,包括手表和一些醫療器械。
我們家里使用的冰箱也發生了變化,可以和冷鏈、和供應商連接。
最突出的,比如說我們的汽車,將來的無人駕駛經過大數據的分析,工業設計可以精準預測人們的需求。
它們和科技的進步、科技成果的轉化緊密相關,所以設計已經成為提振制造業的一個戰略工具。
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陳冬亮接受記者采訪
10年來,中國建設了298家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和3515家省級中心,全國工業設計類企業超萬家;一批重大裝備和產品設計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和成渝經濟區等地區工業設計實現快速發展,一大批工業設計類園區加快建設。
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陳冬亮:從十一五開始,長期支持工業設計的發展和進步,工業設計在提升制造業特別是企業的國際化競爭方面,發揮了牽引的作用。
“海牙協定”是一個工業品外觀設計國際注冊體系,申請人可以提交一件外觀國際申請以獲得“海牙協定”締約成員的保護。
“海牙體系”為工業外觀設計的國際注冊提供一個更加簡便、更加經濟的系統。運用“海牙體系”,一個締約國的外觀設計權利人可以以最少的形式要求、最小的成本來獲得所有締約國內的外觀保護。
外觀設計的所有人不用再為了獲得多個國家的外觀保護而在每個國家提交外觀專利申請,避免了每個國家程序和語言的不同所導致的煩瑣工作。
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數據:2021年,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申請中包含了805,710項外觀設計,占世界總量的53.2%。
2022年我國加入“海牙協定”當年,以2558項外觀設計申請排名世界第二。截至今年三月末,中國向“海牙體系”提交的設計申請量是470件。
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2年全球創新指數》中,中國排名升至第11位,連續十年穩步提升。
“報告”統計,我國在國內市場規模、本國人專利申請、本國人工業品外觀設計申請量、勞動力產值增長等9項指標上排名全球第一;
國內產業多元化、產業集群發展情況等指標名列前茅,世界領先的五大科技集群我國獨占兩席。
中國的創新與發展呈現良好的正向關系,創新加快成長為推動中國高質量發展的有力引擎。
中國由知識產權大國
向強國邁進
總研發投入快速增長、科技研發和創新能力持續提升,中國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日益完善,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邁進。
我國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和《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中,聚焦高價值知識產權創造,為系統提升創新發展能力提供更高水平的制度保障。
專家認為,提升我國知識產權管理水平,“治理現代化”是有效手段。
北京大學國際知識產權研究中心主任易繼明:治理現代化的核心就是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里面提到的,制度體系的現代化,就需要立法,需要體系建設。
真正地讓創新者能夠獲得實際的效益。